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《黃》讀後感:不再超然的偵探

不瞞說,上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,我幾乎完全跳過。然而這一次,三部入圍作的風評和故事謎面都很吸引,接著甚至說首獎其實是多餘的,令我對這屆的作品十分感興趣(當然還因為陳浩基的推薦)。


《黃》是本屆的首獎。作者雷鈞是大陸作家。其實雷鈞早在上屆就已經入圍,不過據說上屆的得獎作跟《黃》根本不是同一個層次,故我暫時無意閱讀該作。

觀察了過往幾屆,大多的作品都著重新科技的運用,以及對未來的展望,來追求島田莊司所提出的「21世紀本格」。相較之下,《黃》絲毫沒這方面的企圖,甚至強調了古風的味道。我不知道《黃》是否符合「21世紀本格」,硬要說的話,《黃》的國際視野是頗為貼近時代。不過在行文和詭計處理上,《黃》確實是不折不扣的新本格。

文字

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同意,《黃》最優秀的地方是它在文字上的處理。行文超級流暢,流暢到會讓人覺得整個故事都順理成章的地步(當然事實上是否如此就另當別論)。《黃》以第一人稱敍事,主角本傑明是個盲人,因此他無法瞄述視覺的景象,就算有,那也只是將別人的用字直接搬過來。獨特的視角,造就了獨特的行文,充滿新鮮感。

故事在「過去篇」和「現在篇」之間不斷交錯。「過去篇」描述本傑明小時在孤兒院直到被領養;「現在篇」則描寫班傑明前往調查「男童挖眼案」的經過。為了保持文字上的連結,「現在篇」結束時,一定會留下一個關鍵的句子,然後「過去篇」的第一句,必定與此連結。「現在篇」剛出現兩名惡棍,「過去篇」開首就會有另外兩名惡棍登場。兩個時空的重疊感,雖然稍為有些「為做而做」的感覺(特別是「信」的部分頗為突兀),但引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,令人十分順暢地閱讀下去。

焦點在主角

從前的(本格)推理小說,偵探總是從一個超然的角度觀察整個案件的來龍去脈、線索、相關人士的活動,然後冷靜地分析,抽出當中的關鍵線索或盲點,然後點出真相。就像一場考試,讓讀者臆測一番,然後透過偵探的嘴巴公開答案供讀者核對。當這種模式進入了大家都跟從的公式之後,就開始有人玩一些新花招。例如偵探偶然會犯錯(如「後期昆恩難題」),或者將謎團分拆成好幾段,在偵探解開之後丟出新證據顛覆整個案情。

而《黃》裡面,偵探不再是與案件無關的外人。儘管「現在篇」的「主線」兒童挖眼案跟他並無關係,「過去篇」卻完全是班傑明的故事。而且不得不說,「過去篇」其實遠比「現在篇」寫得要精彩。

當然,閱讀過程中,應該會有不少人對於「過去篇」的存在意義有所疑問,因為貌似跟兒童挖眼案完全無關。不過一如所有高明的推理小說,《黃》在解謎篇會將前面的一切鋪排昇華。

謎底討論

(警告,以下涉及劇透)

顯示內容


(警告,以上涉及劇透)


結語

《黃》光是文字的精緻、詭計的巧妙,再加上書名命名富有的藝術感,以及深刻的感情描寫,成為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首獎確實當之無愧。《黃》不光是一部本格推理小說,也有探討種族問題的意圖。儘管稍為流於表面,但亦不膚淺。《黃》的故事,沒有純粹的惡人,大家都是受害者。「兇手」不論存在感,亦或重現性都極為薄弱。在這點上,《黃》似乎是刻意沖淡長久以來備受重視的whodunit於案件裡的地位。最近我讀到的每一本華文推理幾乎都有驚喜,實在令人感到欣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