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:
人們的下一步,
將是烏托邦般的零犯罪世界,
彷彿一切都按劇本進行,
但那些劇本,卻沒有一篇不是血腥收場的……
不遠的未來,人們所有的一舉一動都將無所遁形!各國政府透過「大數據」監控人民,並將監控所得進行電腦評估,應用於犯罪量刑上,但日本政府完美的「零失誤」,卻因為黑道分子近藤充出獄後捲入毒品糾紛身亡而被打破了!
保護局官員新島亮子受命調查,她找上了以「五日破案」聞名、作風古怪的私家偵探費美古一起合作。他們逐步清查相關線索,而隨著近藤的身世浮上檯面,幕後黑手的動機也漸漸明朗,但當他們逼近真相的同時,殺機卻驟然掩至。究竟在前方等待他們的,會是破案的曙光,還是一條更詭譎難測的險路?……
兩大得獎名家四手聯彈,四個故事在虛虛實實、真假莫辨之間,又巧妙串連成一氣呵成的完整長篇。全書不但擁有宏大的世界觀,更是融合科幻、推理、犯罪、人性的極致混血!精密完美的架構、影像感強烈的文字,以及浪速狂飆的情節,保證讓你大開眼界!
感想:
一切都是陳浩基和林斯諺的錯,害我書架越來越不夠位......
跟歐美和日本極為成熟的硬派科幻小說發展比起來,《S.T.E.P.》或許還略嫌不足,可是以華文界來看,無論完成度和與推理的契合度來看,《S.T.E.P.》可謂取得空前的成果,真的是「One Big Step Forward!」(前進了一大步!)。
我對寵物先生的認識,謹限於他在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勝出的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。這本小說的創作概念開創了台灣21世紀本格的先河。不過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的精彩之處並不在於題材的創新或者詭計的新穎,而是科技與人性之間的深入描寫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「養大女兒」的那一段,我至今仍瀝瀝在目。
因此,陳浩基這次最合適的拍檔,絕對非他莫屬。何況兩人都具有資訊科技背景,簡直是一拍即合。
《S.T.E.P.》的最大魅力,已經在簡介中說明得很清楚。可是實質上是如何,還只能看正文才能真正感受得到。四篇短篇故事,互相之間環環緊扣,而且前後呼應。陳浩基和寵物先生都屬於短篇能手,兩人合作起來,並再次運用陳浩基於《13·67》的手法,以複數的短篇融合成一個長篇。《13·67》建構的是一個人的歷史,《S.T.E.P.》建構的是一個世界。
雖然簡介提到《S.T.E.P.》的內容帶有反烏托邦的味道,實際上《S.T.E.P.》並沒有這個企圖。《S.T.E.P.》純粹是描述一門技術的開發和應用,然後模擬出其後果而已。儘管STOBAGE跟《Minority Report》的犯罪預防局(Precrime)和《PSYCHO-PASS》的西比拉系統(Sibyl System)十分相似,《S.T.E.P.》並沒有打算走向這兩作相同的套路。
我想原因有兩個:
第一,太普通了。在五十年前,《Minority Report》或許是非常新鮮的題材。但到了現在,「賽博朋克」(Cyberpunk)的發展已經好幾十年,反烏托邦更加大約一百年。
第二,《S.T.E.P.》除了是科幻小說,同時也是推理小說,既然是同時符合兩種題材的框架,科幻部分沒必要走得太極端。
不瞞說,當初把《S.T.E.P.》拿到手時,我是有些不安的。因為它比我想像中薄,只有三百餘頁。這麼薄的書,能把整個世界觀充分發揮嗎?結果,我的擔心是多餘的。《S.T.E.P.》對STOBAGE的技術上解說不但非常詳盡,而且很清楚,看完不會頭昏腦脹。加上內容豐富而緊湊,不斷吸引著讀者的眼球,若果不是因為時間關係,我大概會在半天內看完。
(警告,以下涉及劇透)
顯示內容
技術層面:
就我個人而言,《S.T.E.P.》在科技和本格詭計的設計上並不盡善盡美。特別是第二篇<Trial and Error>,這故事本身是建立在電腦程序架構和AI技術的趣味,達至「無限輪迴」的故事效果。可是以我的認識,在技術層面上,將STOBAGE設計成這樣其實頗為詭異。要模擬一個「人」,除了思考,還有外表、動作和與他人的互動。光是一個人,應該很難只用一個程序(Process)來模擬。而假若每個人都是一個單一程序,在沙盒系統裡面不同人之間的交流就會等於是IPC(Inter-Process Communication),無論物理世界還是人文世界,我都很難相信組合有限的IPC就已經足夠。「伴遊者」的目標是殺死「操弄者」,但程序的「死」也是模擬出來,「人」的「死」並不一定等於程序的「死」。
當然,我知道《The Matrix》都是採用這種世界觀,也是最符合直覺的設計,不過我仍得說,我對這處理並不算滿意。雖然《S.T.E.P.》並未說明STOBAGE是否屬於范紐曼型架構(von Neumann Architecture),不過在技術描述上STOBAGE並未脫離一般的計算機常識,這使說技術說明上稍為有些瑕疵。然而,這某程度上也是小說的限制,假若STOBAGE的結構太複雜,非技術出身的讀者大概會看不下去吧。
除此之外,費美古的身世為Himiko計劃實驗品雖然也很有趣。不過這個背景其實跟《S.T.E.P.》的世界觀有些搭不上邊,而且幾乎毫無伏筆,像是突然出現的設定,這令最後一章<Process Synchronization>的觀感稍為有點下降。
多重現實感:
儘管上面我作出了某些批評,其實我只算是在雞蛋裡挑骨頭。雖然作為「前提」的技術描述有點不對勁,但是對「前提」的運用我卻感到喜出望外。《S.T.E.P.》在敍述技巧上無疑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層次。陳浩基在出席香港的網絡媒體《熱血時報》中的網台節目「索書號」時提到,由綾辻行人帶起的「新本格」不一定是公平遊戲,敍述性詭計的運用比傳統本格要自由。在《S.T.E.P.》中,可以見到它並不拘泥於與讀者的公平對決,反倒像在帶領讀者感受書中的世界。而讀者的導遊,自然是極為流暢、並不斷將世界反轉了好幾次的文字。
在聰明地建構出「STOBAGE可模擬現實」這個方便的框架之餘,《S.T.E.P.》將這個「騙人裝置」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第一章<STOBAGE>以一個人的視點,來三個跳躍性的段落,三個事件都很引人入勝,卻又互相矛盾,令人開首就被迷惑住。而結尾才告訴你它們各自是一次模擬結果。這樣的處理實在叫人拍絕。
第二章<Trial and Error>,故事到後面突然變成了天馬行空的科幻故事,說偵探擁有超能力,可以返回過去,令讀者一時間摸不著頭緒。其實故事一開始就已經發生在STOBAGE的模擬世界裡,伏筆暗藏在每一個段落的標示中。
第三章<E Pluribus Unum>並沒有將虛實交錯,反而是主角基廷本人無法分清虛實。先是在閱讀STOBAGE的「劇本」時了解事件的發生經過,然後當事件真的發生時,因為過程一模一樣,而他打算阻止案件發生,令人感到緊張不已。最後原來是一場誤會。他的事件亦清楚解釋到第二章STOBAGE令人費解的現象。
第四章<Process Synchronization>又來一次虛實交錯。一開始故事是亮子向費美古解釋第二章的「模擬結果」,結果原來這一章本身也是一個「模擬結果」。並且運用了每一個人都是程序這一點,有趣地帶出「Deadlock」這個技術用語。
接著終章,美國不再使用STOBAGE,第一章的模擬對象被釋放,這次是他在現實世界的經歷,這裡又再一次將第一章的內容昇華。在書最後放上年表這決定也非常好,讓讀者可以好好回味一下自己在這段「歷史」每一刻的經歷。
命名的趣味:
《S.T.E.P.》在命名上下了相當的功夫。像是頭四章標題的字頭則別是S、T、E、P,明顯是在呼應書名(或者是書名在呼應它們)。而每一章的標題都是那一章故事的關鍵字。費美古的「T&E偵探事務所」的命名先說是拿他父母的名字命題,期後又說是Trial and Error的意思,但最後又說其實是胡亂改的。另外費美古可以叫Himiko,同時其簡寫FMP又可以是「碎片化建模裝置」(Fragmented Modeling Gadget),也就是用來攻擊STOBAGE的裝置名。《S.T.E.P.》的主題是「究竟科技還是人性比較重要?」,最終的答案原來是「人科共進」,而「人科共進會」這個組織早就在序章中提到。就連改名都花上如此的心思,可見兩位作家今次的準備真是滴水不漏。
(警告,以上涉及劇透)
結語:
陳浩基和寵物先生先前都已令我大開眼界,今次同樣是不負眾望,寫出質量極高的作品,特別在寫作技巧的表現極佳。原來這兩人已是令會我毫不猶豫地掏出錢包的「名牌作家」,假若下一次兩個姓名再度同時出現,我一定會二話不說馬上衝到書局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