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
《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》:被忽略的人們
2016年冬番(一月)算不上有什麼驚為天人的作品。《為這美好世界獻上祝福!》這部「膠片」倒是大紅大紫。而同一季的另一部「類網遊」作《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》雖然節奏緩慢,但似乎有看的人都會給予頗高的評價。
一直以來,由《刀劍神域》帶起的網遊類輕小說(其實以前已經有,只是沒這麼多)群,大多都是談遊戲世界裡的「人生勝利組」。而《灰》的主角們,是另一邊廂的「失敗組」。
將《灰》的主角群稱為「失敗組」也許有些過頭,或者稱為「吊車尾」比較適合。他們並不屬於社會邊緣,但地位和能力都低於平均值。他們未至於「無用的人」,卻光是生存就忙得不可開交。每個社會都總有適應不良者。成績差、工作表現不佳、廉價勞工、性小眾、少數民族。在新自由主義的風氣下,我們會慣性地指責這些人「你不夠努力」、「是你自己的問題」,總之只會叫他們更加努力,就當問題已經得到適當的處理。
《灰》沒有批判社會或固有觀念的意圖,主角群並非適應不良者的集合,六人的「失敗方式」完全一樣:不擅於狩獵、沒有人願意與他們組隊。但「失敗成因」各有不同。有人沒有自信,做事顧左顧右(哈爾希洛);有人天生膽小(席赫露);有人不擅於表達(夢兒);有人性格白目又少腦筋(藍德);有人光懂努力但用錯方法(莫古索);也有人被已死的人纏住心思,無法掙脫(梅莉)。
在第一集,他們連一隻哥布林都殺不了;第二集,他們成功殺到,但承受不了殺畜帶來的精神衝擊;第三集,他們的隊長馬納多死了,從此團體失去了向心力......每一集,他們的「日常」,就是面對種種被給予的考驗。
他們很弱小,而現實的困難逐一湧來,令他們接應不暇、喘不過氣來。偏偏有人與他們起跑線相同,比他們走得快很多(蓮崎)。這種人拉高了社會要求的平均值,使得吊車尾的主角群既受盡嘲笑,內心亦越來越焦急。
就像現實的社會,身邊的人不斷鞭策你二十年內一定要完成基本教育,不願給你停下腳步喘息的機會。即使你不擅於學習、身體有問題,或者身邊有人死去使你悲傷不已,「世界」都冷酷無情地繼續推進,你的年歲不會停止爭增長。當你停了下來一會,再重新抬起頭,就發現大家早已離你而去,跑得遠遠的。留級、重考、轉學系、退學之類,在一般人眼中都是一種倒退,你的人生已經失敗了一半。
有人會覺得,《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》過了十二集,世界觀仍很模糊,沒有描述政治體制、種族間的關係,也沒解說過魔法系統的結構。我只能說,《灰》就是刻意地描述「異世界中的一般人」的生活。他們屬「在職貧窮」,光是顧及衣、食、住就忙翻了,哪有餘暇去理會世界觀這個無比遙遠的問題呢?主角只是努力地生活,無法參與「大事件」。不論是玩網遊,還是現實生活,這種人其實才是佔大多數吧?
日本學者福嶋亮大曾以《涼宮春日》系列為例,指出輕小說的特色為「正因為我們現實的世界做到的事實在太少,才會要求著能活躍地干涉和操作的場所,換句話說,要求能減輕人們無力感的場所」。他認為,輕小說是一種「代償行為」,向人們提供可自由干涉的「世界的贗品」。《灰》自然不是此類作品,主角跟讀者一樣無力。但反過來說,《灰》其實也承認了這種無力感。《灰》的主角與讀者一樣,正在面對這種無力感;而《涼宮》則是寫給對現實感到無力的讀者輕鬆一下的讀物。由此可見,《灰》跟《涼宮》的創作前提(現實的無力感)並無不同,但處理的方法完全相反,可說是同一硬幣的兩面。
十文字青又寫了一部好作品。此作雖然採用類網遊題材,但顯然不符合一般輕小說的套路。如果是新人作家,《灰》八成會被退稿吧。十文字青曾以《薔薇的瑪莉亞》打響了名堂,他擁有寫自己想寫的作品的自由。輕小說業界已變成市場主導,形成一套公式。新出道的作家不少作品都形同樣板戲,而且都刻意寫得適合動畫化。如今,創作自由已是只有老牌的輕小說家才擁有的權利了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原來看這部做作品帶給我的不適感,是我生活上的投射呀...
回覆刪除感謝您的執筆,看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0U0
不用~
刪除您的講解很不錯啊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