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

略談台灣與香港「本土推理」的認知差異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readit.hk/default.php?cmd=columnsdetail&id=201

2008年,有「推理小說之神」、「無冠的帝王」之稱的島田莊司「登陸」台灣,開辦對象為整個華文圈的「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」。


根據島田撰寫的〈對華文本格推理創作的期待〉,他之所以設立這個比賽,是因為他認為以日本為中心的推理小說領域,也許是時候交棒給華文的才能之士。而根據博客來的專訪,他的另一個動機,是憂慮「本格推理」逐漸在日本消失,希望透過開拓一片新天地,令「本格推理」得以保存。

在這之前,台灣的推理小說獎僅有以短篇為主的「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」;1988年曾有過「林佛兒推理小說獎」,但已於九十年代停辦;1998年《中國時報》曾將第三屆百萬小說獎主題訂為推理,但得獎作的「推理成份」備受爭議。因此,島田設立此獎項不但鼓勵長篇創作,還打通了泰文與日文翻譯的出版渠道,無疑給華文推理,特別是台灣推理界打了一枝強心針,長篇推理的出版數量幾年來不斷上升。



本來,「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」的評審基礎是島田自2003年提倡的「二十一世紀本格」。但過去有數屆的首獎作品,都帶有一目了然的「本土元素」,比如台灣作家寵物先生的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以「被毀的西門町」為故事設定、香港作家陳浩基的《遺忘.刑警》致敬香港警察電影、大陸作家雷鈞的《黃》更以中國國族主義為題。島田對三作的評語都特別強調當中的「本土元素」是畫龍點睛之處(特別是《黃》)。不論有意還是無意,這為後來對「只有華文作家才寫得出來的本格推理小說」的追尋埋下了伏線。

日本有「新本格」和「社會派」,美國有「心理懸疑」(Psycho Suspense)和「冷硬派」,那台灣有什麼派呢?台灣的本格和日本的本格是否一樣呢?這是很自然的發問。畢竟推理小說追求前無古人的詭計,閱讀推理小說總是一個尋找「獨特性」的過程。故讀者當然會嘗試找出華文(或台灣)推理小說的獨特之處。

其實「本土推理」的討論熱並不是第一次發生,比如1993年,就曾出現了楊照與陳銘清圍繞「本土推理」的論戰。不過當時仍未發生「本格復興」,因此他們的爭論主要將「文學性」與「推理性」放於對立面。現在大家追求的「本土推理」,則主要是「帶有本土元素的本格推理」,即陳國偉所指的「在地譯寫」。很諷刺地,網上「台灣有沒有媲美外國的優秀推理作品?」這個「年經討論」亦是近年擴闊「本土推理」討論的推手之一,推理作家林斯諺曾經很嚴肅地針對這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



新一波的「本土推理」風潮始於2015年。當時陳浩基的《13.67》獲得「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」,成為首部獲得此獎項的推理小說。《13.67》的時序倒轉行走,以六個緊扣香港「大時代」的短篇,描述警察關振鐸的一生。六個短篇獨立看來屬「本格派」,連起來卻是「社會派」,內容悲愴而震撼,被玉田誠盛讚為「香港作家才寫得出來的魅力」。2017年,《13.67》的日文版榮獲週刊文春的「本格ミステリ・ベスト10」海外部門第一位,令《13.67》一舉成為「華文推理」的代表作。

台灣對《13.67》的反應很模棱兩可。一方面,它的確是配得上上述榮譽的高水準作,以中文書寫,值得驕傲;另一方面,它卻是香港人在台灣出版的作品,作者是長期以電郵與台灣出版社通訊的「海外作家」。香港作家能寫得出本土元素濃厚的作品,還得到外國認同,那台灣呢?——我好幾次見到有人這樣問。

姑且不論這類發問忽略了《13.67》之前就存在的「台灣本土推理」如陳嘉振的《布袋戲殺人事件》、冷言的《反向演化》、《鎧甲館事件》和《輻射人》,以及八十年代就已經在推廣推理的林佛兒(1941-2017)等等,我作為香港人,雖能理解台灣為何會燃起這種「競爭意識」,但亦對此百感交集。

原因是,我雖然對香港能出現陳浩基這號人物感到自豪,但亦感到唏噓。正當《13.67》在台灣大紅大紫,香港根本無人問津。較早提及《13.67》的明報報道〈以異鄉狀態存在的香港小說《13.67》〉第一句就是「沒有太多香港人知道它的出版,亦沒有幾個香港人認識此書的作者陳浩基」。香港媒體的陳浩基專訪和專題,絕大部分都在過去半年才出現,觸發點是他在「本格ミステリ・ベスト10」榜上有名,這時《13.67》已經出版超過三年。眾新聞最新的專訪更以〈誰是陳浩基〉為題,可見香港人對他的認識依然屬「入門級」,只能從人物介紹開始。妖西所指本土作品「從國外紅回來」這個問題,恐怕香港比台灣還要嚴重。

陳浩基並不是第一位被香港人忽略的推理作家。鄭炳南2004年出版的《謀殺方程式》獲得「全國第三屆偵探小說大賽」最佳長篇小說獎,筆下的「石勒探案系列」至今已出版了七部,香港卻鮮少有人認識他。

台灣受到香港「本土推理」的成功所刺激,思索自己「本土推理」的出路。但在香港,其實連「本土推理」是否存在都成疑。香港的「本土推理」,目前只是陳浩基一人的獨角戲,這場獨角戲還得依賴台灣的出版市場才得以發跡。而假如仔細回顧,就會發現陳浩基眾多作品中,「本土推理」所佔的比例其實不高,只有三部。而從我私下與他的交談,也知道這並非他本人最喜歡寫的題材。

不論香港還是台灣,「本土」風潮均與過去有別,過去也許是一種文學實踐,現在則更像是一種「認同危機」。除了是經濟全球化底下產生的不安,也是由於「兩岸三地」獨特的政治環境所致。「本土推理」多少也是在這股風潮下的產物。但很遺憾,香港的「本土」風潮目前並不包括「本土推理」。當看到台灣和日本比香港人更重視香港的「本土推理」,我的心情實在十分矛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